敦煌莫高窟简介和历史文化遗产(甘肃敦煌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又称千佛洞,是中国最著名的佛教石窟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位于甘肃省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的鸣沙山东麓断崖上,前临宕泉河,面向东方。它始建于十六国时期的前秦,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和修缮,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它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的绘画、雕塑和建筑艺术,还反映了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民族关系等各方面的情况,是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敦煌莫高窟简介和历史文化遗产(甘肃敦煌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的建造源于一位僧人乐僔的灵感。据《李克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记载,前秦建元二年(366年),乐僔路过鸣沙山时,忽见金光闪耀,如现万佛,于是便在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此后法良禅师等又继续在此建洞修禅,称为“漠高窟”,意为“沙漠的高处”。后世因“漠”与“莫”通用,便改称为“莫高窟”。北魏、西魏和北周时期,由于统治者崇信佛教,石窟建造得到王公贵族们的支持,发展较快。隋唐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和敦煌地区的富庶,莫高窟更是达到了鼎盛时期,在武则天时有洞窟千余个。安史之乱后,敦煌先后由吐蕃和归义军占领,但造像活动未受太大影响。回鹘时期的莫高窟发展到了史上最大的顶峰,目前所看到的有名或者清晰完整的画像、佛教雕刻基本都是在这个时期修复和新建的。北宋、西夏和元代,莫高窟渐趋衰落,仅以重修前朝窟室为主,新建极少。元朝以后,随着丝绸之路的废弃,莫高窟也停止了兴建并逐渐湮没于世人的视野中。

敦煌莫高窟简介和历史文化遗产(甘肃敦煌莫高窟)

近代以来,莫高窟又重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但也遭受了许多人为的破坏和文物的流失。1900年,敦煌道台王圆照在莫高窟发现了藏经洞,里面有5万余件古代文物,包括经卷、绘画、文书、织物等。这些文物被王圆照封存起来,但不久后就被英国探险家斯坦因和法国学者伯希和等人以极低的价格或者欺骗手段夺走,并运往欧洲。这些文物中有许多是敦煌艺术和敦煌学的珍贵资料,至今仍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和图书馆中。此外,莫高窟还受到了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的威胁,如风沙、水患、盗挖、涂写等。为了保护莫高窟,中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做了大量的工作,如建立敦煌研究院、实施莫高窟保护工程、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等。1961年,莫高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12月,莫高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敦煌莫高窟简介和历史文化遗产(甘肃敦煌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是中国乃至世界的艺术宝库,它不仅展现了佛教艺术的精华,还反映了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变迁。它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我们应该珍惜和保护这一历史文化遗产,让它永远闪耀着金光。

敦煌莫高窟

https://ml.huijiala.com/url-5235.htm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大部分为原创,有小部分整理于自互联网。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shenma006@gmial.com删除。备案号:晋ICP备2023001592号-1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