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十三陵长陵定陵昭陵6091及长陵

明十三陵,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行景区。

明十三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北部天寿山麓,是明朝13位皇帝的陵寝所在地。明永乐皇帝定都北京后,开始在北京卜选陵址,这项举措对巩固政权和彻底消除蒙元的残余势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明永乐七年(1409年)开始营建,到清代顺治初年,前后长达230多年。先后建造了13座金碧辉煌的皇帝陵墓,依次建有成祖长陵、仁宗献陵、宣宗景陵、英宗裕陵、宪宗茂陵、孝宗泰陵、武宗康陵、世宗永陵、穆宗昭陵、神宗定陵、光宗庆陵、熹宗德陵、毅宗思陵。

陵区内共计葬有皇帝13人、皇后23人、皇贵妃1人,以及数十名殉葬贵妃。除皇帝陵外,陵区内还有明朝妃子园寝七座,太监墓一座,以及神宫监、祠祭署等若干附属建筑,形成了体系完整、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陵寝建筑群,成为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帝王墓葬群。截止2011年,已敞开景点有长陵、定陵、昭陵、神路。

明十三陵长陵定陵昭陵6091及长陵

神道

明十三陵神路是由石牌坊、大红门、碑楼、石像生、龙凤门等组成的。

碑亭坐落神道中央,是一座歇山重檐、四出翘角的巨大方形亭楼,为长陵所建。亭内竖有龙首龟趺石碑一块,高6米多。上题大明长陵神功圣德碑,碑铭长达3500多字,是明仁宗朱高炽撰文,明初著名书法家程南云所书。碑东侧是清廷修明陵的花费记录。西侧是嘉庆帝论说明代消亡的原因。 碑亭四隅立有4根白石华表,其顶部均蹲有一只异兽,名为望天犭孔。华表和碑亭相互映衬,显得非常庄重浑厚。在碑亭东侧,原建有行宫,为帝后前来祀陵时的更衣处,现已无存。

长陵

明长陵坐落天寿山主峰南麓,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成祖文皇帝朱棣(年号永乐)和皇后徐氏的合葬陵寝。在十三陵中修建规模最大,营建时间最早,地上修建也保存得最为完好。它是十三陵中的祖陵,也是陵区内最首要的旅行景点之一。

长陵的陵宫修建,占地约12万平方米。其平面布局呈前方后圆形状。其前面的方形部分,由前后相连的三进院子组成。

祾恩门两边还各有掖门一座,均作随墙式琉璃花门,门上的斗拱、额枋,门顶的瓦饰、椽飞均为黄绿琉璃件拼装,在红墙的映衬下格外清楚。院内,北面正中方位建有巨大巍峨的祾恩殿。这座大殿在明清两代,是用于供奉帝后神牌(牌位)和举行上陵祭祀活动的地方。

长陵

第一进院子,前设陵门一座。其制为单檐歇山顶的宫门式修建,面阔显五间,檐下额枋、飞子、檐椽及单昂三踩式斗拱均系琉璃构件;其下辟有三个红券门。陵门之前建有月台,左右建有随墙式角门(已撤除并封塞)。院内,明朝时建有神厨(居左)、神库(居右)各五间,神厨之前建有碑亭一座。神厨、神库均毁于清代中期,碑亭则保存至今。

长陵

第二进院子,前面设殿门一座,名为祾恩门。据《太常续考》等文献记载,天寿山诸陵陵殿名为“祾恩殿”,殿门名之为“祾恩门”,始于嘉靖十七年(1538年),是世宗朱厚熜亲易佳名。其间,“祾”字取“祭而受福”之意,“恩”字取“罔极之恩”意,长陵祾恩门,为单檐歇山顶形制,面阔五间(通阔31.44米),进深二间(通深14.37米),正脊顶部距地上高14.57米。檐下斗拱为单翘重昂七踩式,其平身科斗拱耍头的后尾作斜起的杆状,与宋清做法皆不相同。室内明间、次间各设板门一道,稍间封以墙体。其间明间板门之上安有华带式榜额,书“祾恩门”三金字。“稜”字系后世修葺时误写。门下承以旱白玉栏杆环绕的须弥座式台基。其栏杆形制,为龙凤雕饰的望柱,和宝瓶、三幅云式的栏板。台基四角及各栏杆望柱之下,各设有排水用的石雕螭首(龙头)。台基前后则各设有三出踏跺式台阶。其间路台阶间的御路石上雕刻的浅浮雕图案非常精美:下面是海水江牙云腾浪涌,海水中宝山矗立,两匹海马跃出水面凌波奔驰;上面是两条强健的巨龙在云海中升降飞扬,追逐火珠,呈现出一派波澜壮阔的雄伟现象。

明十三陵长陵定陵昭陵6091及长陵

定陵

明定陵是明代第十三位皇帝神宗显皇帝朱翊钧(年号万历)的坟墓。这儿还葬有他的两个皇后。该陵坐落在大峪山下,坐落长陵西南方,建于1584~1590年(万历十二年至万历十八年)。首要修建有祾恩门、祾恩殿、宝城、明楼和地下宫廷等。占地182000平方米。它是十三陵中唯一一座被开掘了的坟墓。定陵地宫可供游人观赏。

定陵早在万历帝生前就开端营建,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开工,历时6年方完结,耗银八百万两。坟墓建成时皇帝只要28岁,直到1620年才正式启用。定陵成为十三陵中最大的三座陵寝之一。它的地上修建共占18万平方米,前有宽阔院子三进,后有巨大宝城一座。陵正门前方是三卒汉白玉石桥。过了桥是巨大的碑亭。亭周围有祠祭署、宰牲亭、定陵监等修建物300多间。再往后便是陵寝最外面的围墙-外罗城(围墙外的围墙)。

陵宫的总体布局亦呈前方后圆之形。其外围是一道将宝城、宝城前方院一包在内的“外罗城”。城内面积约18万平方米。清梁份《帝陵图说》对这道外城成做过这样的描绘:“铺地墙基,其石皆文石,滑泽如新,微尘不能染。左右长垣琢为山水、花卉、龙凤、麒麟、海马、龟蛇之壮(状),莫不宛然逼肖,真巧夺天工也。”又谓:“覆墙黄同瓦瓦,刻砖为斗拱,檐牙小巧嵌空,光莹如玉石。甲申之变,寸寸毁之,而不能尽毁也。”外罗城仅前部正当中轴线方位设宫门一座,即陵寝第一道门。其制,黄瓦、朱扉、设券门三道。

昭陵

明昭陵坐落大峪山东麓,是明朝第十二代皇帝穆宗庄皇帝朱载坖(年号隆庆)及其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昭陵是十三陵中第一座大规模恢复修葺的陵寝,也是陵区正式敞开的旅行景点之一。

昭陵陵寝修建面积为35000平方米,现存有完整的祾恩门、祾恩殿及其东西配殿,和方城、明楼、宝顶等。这儿掩埋有明朝第十二帝穆宗朱载垕和他的三位皇后。

明朝消亡后,昭陵先后遭到两次损坏。公元1644年,战乱中明楼遭火焚;清朝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三月五日,大雨滂沱,雷电交加,陵恩殿和两庑配殿又遭雷击起火,陵卒拼命补救,只救下了两庑配殿,陵恩殿被完全焚毁。随着年月的推移,到了乾隆年间,两庑配殿和陵恩门又相继残坏。乾隆五十至五十二年(1785-1787年),清政府为平缓民族矛盾,重新修葺明十三陵。昭陵也在修葺之中。从遗址剖析,当时修葺的项目只要明楼、棱恩门、棱恩殿三项工程。这次重修,尽管使陵寝制度稍趋齐备,但却改动了原有修建的规制。

明楼的斗拱,依明朝制度各陵均为上檐单翘重昂七踩斗拱,下檐重昂五踩斗拱。而修葺后的昭陵却变成了上下檐均为单翘单昂五踩斗拱。明楼内还增加了条石券顶。棱恩门、棱恩殿尽管重建时间数没有大的变动,但都缩小了标准。棱恩殿,原制面阔五间(30.38米),进深四间(16.77米);清代重建后,面阔间数没有改动,标准却缩小为23.3米。进深改为三间,标准缩小为11.92米。棱恩门,原为面阔三间(18.44米),进深二间(8.04米);清代重建后面阔缩小为12.52米,进深缩小为6.77米。陵内的两庑配殿和陵前的神功圣德碑亭不仅没有重建,并且残垣断壁也被撤除。只在碑石周围旧亭基上修建了一周宇墙。尔后,长达200年的时间里一向没有补葺。昔日绚丽的陵寝修建满目凄凉,只剩下残坏的明楼和陵墙了。

中国旅游网:

https://ml.huijiala.com/url-5686.htm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大部分为原创,有小部分整理于自互联网。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shenma006@gmial.com删除。备案号:晋ICP备2023001592号-1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